今天是公元: 20250504日 星期   农历: 乙巳初七 2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文与生活 > 对联歇语典故

龙年 祥龙 金龙 龙腾 瑞龙

日期:2024-12-13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31

1 龙年大吉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

2 祥龙送福
龙的形象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来源于鳄鱼,一说来源于蛇,也有人认为来源于猪,甚至有说法称最早的龙就是下雨时天上的闪电。现在多数专家认为龙是以蛇为主体的图腾综合物。它有蛇的身、猪的头、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须、鹰的爪、鱼的鳞。

3 金龙贺岁
在远古氏族社会时,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汉族旧称)战胜了其他氏族,同时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合成龙图腾。1987年在河南省发掘了一处距离今天6000多年仰韶文化早期的大墓,在男性墓主人身边出土了一条用蚌壳堆塑的龙,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龙。

4 龙腾四海
龙喜水,而水是生产、生活的命脉;龙好飞,飞是对超越苦难、摆脱困境的向往;龙通天,天是天帝和诸神居住的地方;龙善变,变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龙灵异,灵异使龙神奇莫测、非凡不群。将这种种优长集中于一身,龙也就自然成为了祥瑞。

5 龙年好运
龙在中国文化中,几乎无处不在。在中国的各个省区,都有与龙相关的名胜古迹或山川湖泊,每处又都有一段美妙的传说故事。龙与不少行业也有联系,这些行业往往以与龙有关的对联作为行业的标志。这些对联对仗工整、音律合谐,用语精巧,读来妙趣横生。

6 龙年富贵
中国的民俗节日中,有不少与龙相关者。如元宵节舞龙、二月二的龙抬头节、端午节赛龙舟等等。这些节日的活动丰富多彩,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散发着清新的乡土气息虽各具特色,但其本质含义却是一致的,即以龙为兴云布雨、掌管福祸之神。

7 金龙献瑞
龙对中国的戏曲艺术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龙为名的戏目有很多,如《锁五龙》、《困龙床》、《龙虎斗》、《打龙袍》、《双龙会》、《龙凤呈祥》、《游龙戏凤》等。戏曲中不少名词术语行话也与龙有关,如龙套、九龙口、合龙、二龙出水、小龙吟、回龙等。

8 龙年如意
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中,龙也是个重要角色。中国小说源于“志怪”与传奇,而志怪传奇又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有渊源的关系,因此神话中的龙也就进了小说。较早的有《搜神记》、《续玄怪录》、《宣室志》等,最精彩的,是李朝威所著的《柳毅传书》。

9 龙年福旺
在汉语中,龙总是用于好的意思,例如龙马精神是赞誉,龙虎比喻豪杰之士。在许多成语中都有“龙”这个词,例如: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虎踞、卧虎藏龙、画龙点晴、攀龙附凤、生龙活虎等等。

10 金龙招财
龙崇拜是在蛇崇拜基础上形成的,龙是蛇的神化。蛇是原始时期人们普遍崇拜的动物之一。人们觉得蛇既神秘又恐惧,继而对其产生了崇拜。蛇被奉为神物之后,人们又对蛇的形体不断进行加工创造,给蛇添上足、翼和角等,逐渐成为龙。

11 龙腾盛世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作兵伐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既反映出龙的威慑性;也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利用人们的恐惧和崇拜心理,对龙和帝王的神化。

12 瑞龙献宝
龙须、龙珠的搭配佩戴有深刻含义,龙须虽然能给人带来诸多吉祥之意,但民间传说龙须拥有灵性总想要回到龙的身上,这样也会将龙须的吉祥祝福也带走,而龙喜欢龙珠众人皆知,龙珠的作用就是定住龙须,将龙须一直留在人间,留住吉祥祝福。
 

上一篇: 返回列表
下一篇: 福文化,“福”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1. 福文化,“福”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
  2. 蛇舞丰年送福来,金蛇送福,蛇年好運,
  3. 龙年 祥龙 金龙 龙腾 瑞龙
  4. 对联小故事1 -因荷、蜘蛛有网
  5. 龙年吉祥,好运龙年,金龙送福,盛世龙年
   关于我们
服务联系
新闻公告
好正好教育
好正好软件(教育管理)
Copyright (c) 2024 好正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