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牛效应 - 很变态但让娃心甘情愿主动写作业的神奇偏方 |
| 日期:2025-09-23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53
|
✅ 第四步:用“游戏闯关”代替“物质奖励”——内在动力,才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发动机”
一开始为了让孩子写作业,我试过不少物质奖励——“写完作业给你买玩具”“考到95分带你吃汉堡”,可时间长了我发现,没有奖励他就不写,而且为了赶紧拿到奖励,作业写得越来越潦草。
后来我想起孩子喜欢玩闯关游戏,就跟他一起把作业改成了“闯关任务”:第一关:语文生字抄写,完成得A+得一颗星;第二关:数学口算练习,全对得一颗星;第三关:英语课文朗读,流利得一颗星;集齐5颗星,周末可以兑换一次“公园露营”,或者“爸爸陪你打一小时篮球”。没想到这招真管用!他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问我:“妈妈,今天的作业有几关?”为了拿到星星,他写作业不仅快了,正确率也高了,有时候写错了,不用我提醒,他自己就会改过来。
后来我看心理学书才知道,这叫“游戏化学习”,而且心理学家早就发现:精神奖励比物质奖励更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物质奖励就像“止痛药”,只能管一时;可当孩子觉得“写作业像闯关一样有意思”,当他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成就感,这份动力才会一直推着他往前走。
✅ 第五步:抓习惯,但要“抓大放小”——让孩子自己定计划,比你替他安排好更重要
以前我总觉得“孩子小,不会安排时间”,每天的作业顺序、写作业的时间,都是我替他定好的:“先写语文,再写数学,晚上9点前必须写完。”可越这样,他越磨蹭,有时候故意拖到9点以后,跟我对着干。
后来我照着老师说的,跟他一起制定了一张《作业计划表》:左边是“作业清单”,让他自己把当天的作业写下来;中间是“预计时间”,让他自己估摸着每科要写多久;右边是“休息时间”,告诉他写40分钟可以休息10分钟,自己定闹钟。我跟他说:“这个表是你自己定的,妈妈只负责最后签字,要是没完成,你自己想办法补。”一开始他还不太习惯,有时候会把时间估短,有时候会忘了休息,可慢慢的,他越来越熟练——现在每天放学回家,他会先把作业清单列出来,自己安排先写哪科,写累了就自己站起来活动活动。就连周末的作业,他都会提前规划好:“周六上午写数学,下午写语文,周日上午去图书馆,下午跟小朋友玩。”
有人说过一句话:“习惯,是孩子隐藏的竞争力。”我们当家长的,别总想着替孩子安排好一切,早点让他学会自己定计划、自己管时间,这份习惯带来的力量,会比任何补习班都管用。
和家长们共勉的话:
现在回头看,我最庆幸的,是当初放下了“监工”的身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孩子。
曾经我以为“催他、盯他、管他”就是对他好,可后来才明白,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不是让孩子跟着你的节奏走,而是让他找到自己的节奏。
✅如果你也正在为孩子写作业拖拉而焦虑,不妨试试这几点:闭上嘴,别总在他耳边唠叨,让他自己承担该承担的后果;睁大眼,多看看孩子的闪光点,用他的兴趣带动学习;静下心,每天陪他读半小时书,比盯着他做题更有用;换个方式,把作业变成“闯关游戏”,让他从学习中找到成就感;放放手,让他自己定计划、管时间,早点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我们家长不需要天天拿着尺子量他长多高,也不需要天天扶着他怕他长歪,只要给他足够的空间、合适的阳光和水分,他自然会朝着阳光的方向,慢慢长成参天大树。教育的本质,从来不是让孩子变成你想要的样子,而是帮他变成更好的自己。当你不再做“催命符”,孩子自然会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