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综合实践回归生活和社会 |
日期:2024-05-10
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74
|
活动课中,我们对现有教材作适当改造,增加一些时代信息和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信息,以促进学生综合地运用知识,创造性地实践知识。如在开展《水污染调查》综合实践活动中,活动设计时,我们安排了实地调查、访问、摄影、绘画、发放宣传单等,将语文、社会、美术、法律、家乡环境调查等诸项知识与见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活动后,大家又展开了“如何保护环境”大讨论。同学们积极参与,灵活运用在实践中学到的知识,声情并茂地表达了他们对污染河道及水源不良行为的愤慨,以及要求保护的愿望。这样的活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心智和语言素质,而且得到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启蒙教育,培养了综合素质。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三、培养创造能力,丰盈活动内容
小学综合实践课光有系统性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教育,从而促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与发展的统一。如针对现在的学生压岁钱较多的状况,我们开展了《合理使用压岁钱》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合理地支配和使用自己的压岁钱,让每一分压岁钱都用得有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所涵盖范围相当的广,它可与学校德育活动、学科活动、班队活动、节日活动等有机整合,也可与社会公德相互联系,《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展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家乡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拓展。我们老师完全没有必要完全单一的根据学校这个社会小舞台要求学生,真正做到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如开展《交通安全伴我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知识,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应,让知识与生活接轨,让我们学有所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课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社会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这样,才能使小学综合实践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